患有高血脂,会有哪些症状?牢记这4个方法,血脂或悄悄降下来
高血脂,通常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总量高出标准,若血脂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,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,形成斑块,斑块脱落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;
若脂质持续累积可导致血管腔狭窄,影响血液循环,引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,为血栓的出现提供条件,最终将导致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,那么高血脂有哪些症状呢 ?
治疗高血脂又有哪些方法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一、高血脂的症状
高血脂为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升高,易引发斑块和血管腔狭窄,但是该过程属于渐变过程,多数患者在初期阶段并没有相关症状;
不过若斑块脱落,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增加血液粘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此外血管腔狭窄也会影响患者血液循环,引发影响患者出现相关的缺血缺氧症状:
1、病变位置处于心脏部位,能够够引发心悸、憋闷、胸部疼痛;
2、若病变位置发生于脑部血管,引发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;
3、病变发生于四肢血管,会引发手脚冰冷、皮肤变差、发白等现象;
4、病变发生于体内组织器官,会影响相应的器官功能,造成器官功能降低。
二、高血脂的治疗方法
1、药物治疗
由于高血脂具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对于血脂水平较高的患者,应采取药物治疗,能够快速地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血脂浓度。
这类药物包括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含量作用的药物,如树脂类和他汀类;以及能够降低降低血清三酰甘油的药物,如贝特类。
2、日常食疗
人体血脂主要来源于食物,因此控制日常饮食有助于降低血脂含量,起到治疗高血脂的作用。具体的控制方式为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,如高脂肪食物和高糖食物。
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有助于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,加快脂质代谢速率,降低血脂。
3、多参加运动。缺乏运动是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,因此导致了大量肥胖者,同时也增加了高血脂的发病率;
所以想要预防和缓解高血脂问题就要多参加运动,多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,有利于脂质代谢,起到降血脂的作用。
4、戒烟,规律作息。烟草中的尼古丁、烟焦油、烟碱等,会提高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,引发高血脂;
而作息不规律对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具有很大影响,不利于脂质代谢,促使血脂升高。
综上所述,高血脂具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通常早期并没有相关症状,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腔狭窄,患者会有上文中四种症状;
而高血脂的治疗方式通常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,非药物治疗包括日常食疗、多参加运动、戒烟和作息规律,只要做好这些事,就可以缓解和预防高血脂,能够避免使用药物对身体产生伤害。
今日热点
来源:平心而论
头部出现3个异常,血脂已“高”了,若一个没有,血脂控制得不错
来源:营养师雪姐姐
了不起的中医药!青蒿素研究再突破,有望成为抗癌、降血脂新药
来源:39健康网
女子从小一学习就头痛,吃药都没用!医生检查发现她心脏有个洞
来源:都市现场
盘点妇产科专用的“止血药”:垂体后叶素、缩宫素和前列腺素等
来源:围术期医学论坛
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?不妨花几分钟自检一下
来源:医联媒体
操作失误男子左手被连腕切断,经三小时手术接回恢复部分功能
来源:澎湃新闻
坚持这4个燃脂原则,让你甩掉赘肉,维持住一副好身材!
来源:增肌减脂
3月初将迎来疫情拐点?张伯礼称年底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状态
来源:21新健康
西瓜、荔枝、榴莲……到底是减肥佳品还是增肥利器?
来源:较真
抢救溺水者,一定要控水?急救专家说千万别
来源:较真
冷水洗头、热水洗脚是不错,但这样做很危险,有人丧命
来源:不药博士
江苏泰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,详情来了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施一公: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丨传道受业
来源:返朴
代糖是糖尿病和肥胖的罪魁祸首?网红无糖饮料还能喝吗?
来源:较真
江苏泰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
来源:新京报
38岁快递小哥聚餐吃到浑身虚脱,抽出“牛奶血”
来源:半岛晨报
真正的控糖秘诀,贵在坚持!医生提醒,这4物管住嘴,就算赢!
来源:废弃养生
胃癌的“元凶”公布,烟酒不算什么,告诫:这4类食物别再吃了!
来源:医生胡侃
走路缓慢、握力下降?这是疾病的征兆,得治!
来源:红网
还在纠结要不要割双眼皮?这篇文章可能帮到你
来源:较真
雾化治疗的优缺点及常见疾病的用药配方,果断收藏!
来源:不药博士
6岁男孩长期积食,父母不重视拖成“疳积”进院,医生:太愚昧了
来源:熊猫医学
6岁以下孩子经常咳嗽,找不到原因,可能是食积咳嗽
来源:不药博士
河南4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体检发现肺部的结核钙化点,它会不会癌变?
来源:定焦专家号
详解全球首个新冠病毒“人体挑战试验”:谁在主导?有无必要?
来源:中国生物技术网
34岁男性查出晚期肺癌,医生痛心提醒:别被胸片给“骗”了
来源:39健康网
孩子寒假在家,这些小知识告诉您~
来源:全国卫生12320
髋关节,人体最怕“摔”的部位!5种髋关节病需要重视
来源:骨科医生袁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