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
“云合影”“在线拨穗”“直播打包行李”……最近,许多高校创新形式,以别样的方式送别2020届毕业生。特殊的毕业季,不少同学虽已作别母校,却仍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。
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农民工就业,被比作就业的经线和纬线,织牢经纬线,事关我国就业形势的稳定。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,受新冠肺炎疫情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就业形势相对严峻,“保就业”任务艰巨。在供需匹配方面,一些招聘活动因疫情防控原因被迫推迟。尽管用人单位积极尝试线上招聘活动,但由于时间紧迫、准备不足、面试密集等因素,难免会对毕业生心理和就业质量产生影响。
面对困难,各地区、各部门集聚众智、凝聚合力,积极拓展就业渠道,努力优化就业服务,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。今年,国家增加招募5000名特岗教师、总招募规模达10.5万人,“三支一扶”项目扩招至3.2万人。央企国企打头阵率先扩招,基层岗位、升学、入伍、见习规模全部扩大;网络招聘、视频直播,行业专场、地方专场,各类模式纷纷亮相;老师们线上答疑解惑,免费就业指导课程随时听……在多项政策推动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。
疫情给我国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,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令人欣喜的是,虽然部分岗位招聘规模有所收缩,但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中国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,正孕育出不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。比如,在新基建领域,以算法工程师等为代表的新岗位人才缺口较大;在美容、美发、健身等生活服务业,随着“线上化”加速,对擅长线上运营的毕业生需求也日渐旺盛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指出,“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,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”“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,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,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聘”。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,既要让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发力,夯实稳就业基础,更应多措并举、创新方法,让政策落到实处。
作为求职创业的主体,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努力、就业理念的转变也至关重要。如今毕业生就业,不仅面临总量压力,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。大数据显示,即使在新兴产业,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位由于求职者众多,竞争颇为激烈,而在酒店、餐饮、家政等传统行业,也有好的发展机会。因此,要想找到心仪的岗位,必须实时关注市场变化,及时调整就业预期。毕业生求职,最终比拼的是综合实力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,明确目标、加强学习,注重积累实习经验、提升就业能力,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,找到理想的工作。
就业再难也不能掺水分,大学生就业率不容有丝毫造假。前不久,教育部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,目的就在于准确掌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。874万高校毕业生既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,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。攻坚克难、加倍努力,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,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
今日热点
来源:新华网
就业季,谨防求职路上那些“坑”
来源:中国妇女报
江苏这所学校说,不让一个毕业生在求职路上掉队
来源:中国青年报
北京2021年高考网报正在进行中 这些细节需注意
来源:新华网
“弄弄子”“打工人”“尾款人”…这些热词描绘的是不是你的生活
来源:扬子晚报
武汉大学百余新生稻田里开启劳动思政课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职教精准扶贫的“天津之路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
“蓝领”月薪超大学生:学习能力是关键
来源:光明日报
提高体育美育分值 是否回到应试老路
来源:中国青年报
80后垃圾分类达人8年踏遍百余小区量身“定制”分类方案
来源:北京青年报
关不得、管不好? 校外“小饭桌”治理陷拉锯战
来源:半月谈网
信息太乱,选择太难,焦虑太多……这届家长太难当?
来源:《半月谈》
高校六男生成立自习群全部保研 已获奖学金11.6万元
来源:中国青年网
广西退休教师不舍三名“特殊”学生 重返深山讲台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直面教师晋升之痛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“破”与“立”?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百里挑一还是千里挑一,决定国考难度的是什么?
来源:澎湃新闻
“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小学校长的“摔跤”长跑
来源:中国青年报
他们都在操心自己的发际线!年轻人植发真的是刚需吗
来源:中国青年报
缓解“入园难” 减少奋斗青年后顾之忧
来源:中国青年报
98.0%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贫困山区女子高中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,你如何看待?
来源:广州日报
“不出汗”的体育课该改变了
来源:光明日报
千里求职遭遇“雁过拔毛”!揭秘那些高薪背后的陷阱
来源:中国青年报
预防抑郁年轻化,家庭教育很重要
来源:工人日报
教育部:国家安全教育记录纳入学生档案
来源:中国青年报
大凉山孩子们求知的眼神,有没有打动你
来源:四川在线
90后小伙缘何沦为电信诈骗“工具人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
“中考体育提分”透露啥?专家解读:运动能力受益终生
来源:广州日报
科研助理“扩招”的背后:疫情之下来之不易的10万个岗位
来源:科技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