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武汉前,河南这支医疗队收到武汉医护人员送的地菜煮鸡蛋!背后故事好暖
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
3月26日,农历三月初三,是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离开武汉返回郑州的日子。
而前一晚,在武汉一起战斗两个多月的武汉市第四医院的医护人员,下班后兵分两头,只为在河南“战友”离开前,送去他们当地的民俗——地菜煮鸡蛋。
【克服】
初期病房里满是沉闷的气氛
周正,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副主任医师,可在赴武汉的战“疫”中,他成了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的组长。
作为医疗组的组长,周正深知,病房就是战场,治疗重症患者,就是与死神争分夺秒,而这是因为,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,且一旦出现炎症风暴,会急转直下,极易在短时间内出现神志不清、呼吸加快,而血氧饱和度下降,甚至凝血功能障碍也会接连出现,“不仅仅是肺,各个脏器会发生衰竭。”所以,在武汉第四医院隔离病房中,周正和同事们始终都神经紧绷。
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周正和同事在摸索着逐渐适应了工作,可是,他们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——病房内的负面情绪。
起初,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,患者出现了很强的恐惧心理,而重症患者根本没有精力去相互交流,与此同时,有的医务人员看到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那么快,心情也很沉重,“整个病区气氛一度很低落,大家都很少交流,感觉都比较焦虑。”看到这些,周正决定想办法去打破这种重症病房的压抑和沉闷气氛。
于是,他带着队员主动和病人交流,询问病情并进行体格检查,不太忙时,他和队员会对一些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等,“得慢慢让他们忘记恐惧,看到希望,后来患者也开始愿意交流了,整个病房的气氛也不一样了。”
【体验】
透过水珠继续工作,困了就在病房打个盹
气氛改变了,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是很大。
由于是传染病房,病人没有家属陪护,有些患者生活不能自理,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的同时,还要做好陪护工作,如此一来,工作量就比平时增加了两到三倍。
工作量增加,工作时长也相应增加,而穿着厚厚且不透气的防护服,容易起雾的防护镜就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。“尤其好多同事还带着近视镜,工作时候就非常不便。”
那该如何十好呢?渐渐的,周正想到了一个小妙招,即防护镜起雾后,先是雾气,然后会有水珠,水珠落下后,镜片会出现一道清楚的缝隙,“我们就透过这道缝隙进行临床操作。”此外,为防止病毒进入空调系统而发生传播,医护人员关闭了中央空调,在那个又湿又冷的武汉,脱下防护服的他们又冷又累。
虽然累,但他们却因患者的举动感动和充满干劲。就像在给病人取咽拭子标本时,医护人员需要和病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,棉签触及咽部时,病人极易出现咳嗽和咳痰,这时候,病毒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染给医生。
为消除其他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,周正带头冲在前面,采集咽拭子标本。而当同事出现身体疲惫时,他又会主动替他们值班,让他们休息恢复体力。
有人问周正,你难道就不累?他总会一笑置之,“我自己也不是超人,但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,一旦使命在肩,似乎真有用不完的力气,有时在病房打个盹,醒来就感觉跟充满电一样。”
【感动】
病人怕传染给医务人员宁愿先不吃饭,离别前收获暖心“地菜煮鸡蛋”
经过一段时间和病人的相处后,河南的医务人员和武汉第四医院隔离病区的病人逐渐熟悉起来,病人的病情也在慢慢好转,当初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也逐渐消散,病房的气氛活跃了许多。
为调剂单调的病房生活,医疗队一名能歌善舞的护士就在病房里,给病人唱起了河南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选段,病房里开始充满欢声笑语。
而有一次,当周正查房时,一位正在吃饭的老太太看见周正,突然放下碗筷,随手就戴上口罩,这让周正很是诧异。他不解地问老人为何如此,老人的回答让周正心头一暖,“老人担心把病毒传染给我。”听到她的这番话,周正眼眶一下子湿润了,“我们和病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。”
与病人成了共同打败病毒的战友,而周正他们身边,还有一群来自武汉第四医院的战友们。当一起战斗过的三个病区的病人全部清零后,河南医疗队与武汉第四医院的医务人员相拥而泣,“激动,打胜仗了。”
3月26日,周正所在的医疗队要离开武汉返回郑州。
当天早上,武汉四院的医护人员早早就到周正他们的驻地宾馆为他们送行,他们还带去了武汉当地的习俗——地菜煮鸡蛋,而后周正才了解到,农历三月初三,在武汉当地是个重要日子,家家户户都有给家人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,而为了能让河南的同仁们第二天早上吃到地采煮鸡蛋,3月25号下班后,武汉四院的医护人员连夜跑了好几个地方买鸡蛋,还打着手电筒在野地里找地菜,又连夜把鸡蛋煮好。
“特别感动,不仅仅是同行,一场战争,大家也都成了战友,那种感情说不清。”周正说道。
(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张惟一)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本山传媒刘双平:煎熬中挺过武汉封城的63天
来源:网易
武汉中心医院两位危重医生脱离呼吸机 门诊医生穿三级防护看病
来源:红星深度
“串串香”难道真的变了吗?其实真正的“串串香”它们还在
来源:小粽神
扒一扒,山东传统名菜“黄焖鸡”的堕落史
来源:依然夏秋
号称“浑身是宝”,但很多人说不能吃,花苞是稀罕货,炖鱼是上品
来源:农看农
家常米饭做出星级酒店的水准,芝士时蔬炒米番茄盅,美味又营养
来源:菜菜记
6款薄荷零食,款款透心凉,夏天吃连空调都不用开了
来源:雅歌小汐
秘法自制猪肉腊肠,咸香扑鼻,肥瘦得宜,既美味又卫生
来源:菜菜记
古人云,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,猪油这样熬,洁白如玉还很香
来源:农村阿川
无班可上的泰国健身教练跑去水果店卖榴莲…这画风也太猛了…
来源:英国那些事儿
近1500只澳大利亚种羊顺利入境甘肃
来源:经济日报
美国电子烟“肺炎”咋回事?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详细披露
来源:澎湃新闻
痛心!26岁帅小伙癌症晚期,如果没有它,肺癌将是个罕见病!
来源:医世象
第一批90后的肝已经不行了…
来源:医世象
一年一度的顶级“欲”片,没有哪个中国人能扛得住
来源:独立鱼
病床上看夕阳的武汉老人回家了,“团聚的感觉真好”
来源:楚天都市报
西媒: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住院费用或超50万元
来源:海外网
《自然》刊文:空气中测出新冠病毒RNA,传染性待研究
来源:澎湃新闻
这三种野菜只有1%的海陵人没有尝过
来源:微海陵
中年油腻妇女标准公布,如果你一个都没有,说明你还很年轻!
来源:乐橙健康
法国研究指出抽烟可以预防新冠病毒,并开始测试尼古丁贴片“杀毒”功效
来源:十轮网科技
肠道有癌,大便先知?当身体出现三个预警信号,别拖,赶紧去医院
来源:药师方健
英国发布警告,儿童成为新冠肺炎易感人群,患儿伴随腹痛肠胃不适
来源:译眼看世界
支援武汉40多天未获任何掌声与优待?女护士本人回应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被曝光过的“毒大米”又来了!我们该怎么应对?
来源:营养师顾中一
37岁男子因为1件事做的太多,需要终生透析,维持生命
来源:问上医
我知道很多人看完要骂我,但我还是想说……
来源:好奇博士官方
趁着年轻,测试下自己离中风有多远?不少人都在危险边缘!
来源:乐橙健康
恶心、呕吐,癌症治疗期间该如何缓解?
来源:e药环球